咱们肠炎患者平时可能都习惯了偶尔的肚子不舒服,但如果这 3 类情况反复出现,可得多上心 —— 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,别拖着,及时去复查才稳妥。
哪 3 类表现要警惕很多时候咱们会把 “不舒服” 当常态,可一旦出现下面这些和以前不一样的情况,就得绷紧弦:
腹痛变得 “准时” 又频繁:以前可能吃错东西才痛,现在没吃啥特别的,也会定时痛 ——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、或者饭后半小时准点疼,而且痛的次数比以前多,比如以前一周痛 1-2 次,现在隔天就痛,甚至每天都痛。更要注意的是,痛的位置也固定了,比如总在肚脐左边或下腹部,不像以前疼得没个准地儿,这可能是肚子里的炎症在加重。
食欲突然 “掉链子”,吃了还难受:之前吃饭虽然要注意,但基本能正常吃,现在突然没了胃口 —— 比如以前能吃一碗米饭,现在吃几口就觉得饱,甚至看到平时爱吃的菜也提不起兴趣。更糟的是,勉强吃一点还会不舒服,比如肚子发沉、反酸,不是简单的 “没饿”,而是吃进去后身体明显 “不接受”,这可能是肠道消化吸收的能力在变弱。
疲劳感 “缠上” 身,休息也缓不过来:咱们平时累了歇会儿就好,可如果最近总觉得没力气 —— 比如做家务半小时就想坐着,爬两层楼都喘,晚上睡够 8 小时,白天还是打哈欠,甚至连说话都觉得费劲儿,这可不是 “懒”。肠炎加重时,身体要和炎症 “对抗”,会消耗更多体力,就容易出现这种甩不掉的疲劳。
除了上面 3 类明显表现,身体还有些容易被咱们漏掉的信号,其实也在提醒肠炎可能在加重:
体重莫名往下掉:没刻意减肥、饮食也没大变化,可一个月下来体重少了 3-5 斤,甚至更多。这不是 “变瘦” 的好事,而是肠道没法好好吸收营养,身体在 “掉营养”,长期下去免疫力也会跟着降。
肚子胀气总好不了:平时偶尔胀气,排气后就舒服了,现在却天天胀,就算没吃豆类、红薯这些容易胀气的食物,肚子也鼓鼓的,排气后缓解也不明显。这可能是肠道蠕动出了问题,炎症影响了它的正常 “工作”。
及时复查,可助医生洞悉病情之变。日常护理亦能为肠道“减负”,无需繁杂,做好如下几点即可:
吃的 “软一点、淡一点”:别吃太硬、太凉的食物,比如冰水果、刚从冰箱拿的酸奶,还有油炸、辛辣的菜也尽量避开。可以多吃煮得软烂的粥、面条,蒸蛋、鱼肉这些好消化的,让肠道不用 “费劲” 去消化,减少刺激。
别让肚子 “受凉”,也别总坐着:平时穿衣服注意护着腰腹,别穿露腰的上衣,空调房里可以搭个小外套在肚子上,受凉容易让肠道 “闹脾气”。另外,别一天到晚坐着,每坐 1 小时起来走 5 分钟,轻轻揉一揉肚子,帮肠道 “动一动”,促进它正常工作。
别让自己 “绷太紧”:虽然不说情绪,但咱们都有体会,压力大、着急的时候,肚子也容易不舒服。平时可以找些让自己放松的事,比如看看喜欢的剧、散散步,别总想着病情的事,心情顺了,肠道也会舒服一些。
其实肠炎就像咱们身体里的 “小调皮”,需要咱们多留意它的变化。只要发现这些加重信号就及时复查,日常好好护着它,不用太焦虑。咱们对身体多一分在意,身体就会多一分舒服,日子也能过得更踏实。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